加强企业党建 促进转型升级

发表时间:2012-12-27 15:42
加强企业党建 促进转型升级
——集团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陈怀义在集团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党历来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特别面临当前新形势,国有企业如何进一步做好转型升级,围绕中心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齐心协力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基础。企业党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加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特别提出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五个努力方向”,一是扩大组织覆盖面。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转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三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创新基层组织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把组织建设的普遍要求与本单位、本地情况结合起来,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四是增加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工作,把一大批优秀青年、社会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的队伍中来。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五是建设高素质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通过“选”、“拔”、“育”、“吸”、“蓄”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素质。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班子成为公司制企业治理机构的主体架构。但是,企业党组织依然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法》明确规定,在公司中设立党的组织、为党组织提供必要条件是公司的法定义务,这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在国有独资、控股(含相对控股)的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参与重大决策。就是要在参与企业的“三重一大”的决策上发挥作用。二是发挥领导作用。就是要正确处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三是发挥监督保证作用。就是要保证在国有企业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业发展先锋”创先争优活动。这项活动是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展的。“七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时强调: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各级党委都要认真开展这项活动。习近平副主席指出: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加强战斗堡垒,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就是群众中一面鲜艳旗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既为进一步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需要长期整改的任务,特别是延伸到基层的任务、切实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力抓手,也为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战斗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关于深入开展“创业发展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楼书记已经在动员会上讲得很明确了,希望各级党组织认真抓好创先争优活动,争取在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表彰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中有我们的名额。否则,不能说明我们的活动是搞得成功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为什么要学习呢?从大的方面讲,我们党执政60 年了。要长期执政就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学习。我们党的先进性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也不等于永远先进,我们有这个执政地位,也不等于就一劳永逸永远执政。靠什么呢?也需要学习。从小的方面讲,联系我们集团公司实际。现在我们进行“四大建设”,大龙头、大粮商、大房产和大商贸,碰到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创新,要有新理念,新思维,自己不懂,怎么干呢?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很多新东西需要有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比如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升级,如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业。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并付诸实施。
  我们的学习,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从干中学,从学中干,带着问题学,在学习中思考。二是在工作实践中边干边学,向比你强的人学,“活到老学到老”。三是要有悟性。四是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我们要创造学习的氛围,各级党组织和工会以及团委都要发挥作用,组织大家一起学习。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什么是文化?我的理解,文化是一个人、组织或民族思维行为习惯的自然反应。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一个企业也必须有文化,否则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一般的说法,十年的企业靠人,五十年的企业靠制度,一百年的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其形成并非朝夕之功,需要企业家以坚强的毅力长期垂范践行。企业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需要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灵魂,就不会有活力,更不会有竞争力和战斗力。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有正确的经营哲学,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明确的战略目标,要带头加强学习,树立为社会做贡献,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建设社会认可和高度评价的优秀企业。其次是通过教育使员工认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管理模式、行为模式,使之真正融入到企业中,共同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三是向典范企业学习,并把这样的企业作为标杆,不断努力对标,努力去超越。四是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建设,积极鼓励岗位成才,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为职工发展提供舞台和上升空间,使员工有奔头,使企业与员工同呼吸,共命运。五是塑造企业价值观。价值泛指一切人们认为好的观念、行为、现象和事物,对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有用性。企业价值观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它是指导企业内部的绝大部分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打造企业的价值观,需要提出符合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愿景。它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以及由此产生的使命感。我对农发的愿景的描述,抛出来供大家讨论,就是做广大农户进入市场的引路人,当广大市民消费的放心人。凸显农发特色,体现社会形象和责任,增强大家的使命感。六是注重积累。包括企业走过的风雨历程,最好都要记载下来。要注重企业CI、VI建设,使农发形象深植人们心中。
  中央早在十四大、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多次提出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我们要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为当代企业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思想内涵,开拓新的发展境界,从而使我们的企业文化更具鲜活生动的文化特质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四、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中央于2003年12月作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今年中央、省委相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这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人才是企业兴衰之基,发展之本。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下,要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键还在于能否把握人才优势,有效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以人才打造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促进企业产业水平升级。
  我们要坚持党管人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牢固确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把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人才优先发展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为人才创造施展的舞台。
  党管人才,首先要识才。现在往往把学历、职称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当然学历、职称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经过市场大风大浪考验过,经过实践检验过,确实取得工作实绩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爱才之心、提高识才之能、怀有护才之胆、具备容才之量,掌握选才之法。只有这样,人才队伍建设与改革才有一个坚实可靠的保障。其次要育才。人才是要培育的,在我看来,只要用对地方人人都是人才,放错地方,人才变成庸才。人才是有层次、有结构的,需要搭配使用的。作为领导要按照员工的特长,把员工放对地方,同时要花大力气培养,促使每个职工不断进步。三是积极营造一个培养人、使用人、留住人的良好企业环境。要营造事业留人的新环境,栽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为人才搭建“舞台”,提供宽松的个人发展环境,提供足够的用武之地。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去努力创造这个环境。四是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企业只要人尽其才,才能推动人才脱颖而出,持续发展。在人才使用上要坚持以实绩用人才,注重实际贡献和所起的作用,重视发展潜力,而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对于管理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到更高的管理岗位上锻炼,让他们在压力和磨练中快速成长,条件成熟时再赋予重任;对于专业技术水平突出,创新能力强,但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管理人员,鼓励他们向技术方向发展,并享受一定的待遇。同时,要建立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和完善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以及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有效运用激励竞争机制,促进人力资源的良性循环。
  总之,我们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规律,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加强引导,使市场配置的功能与组织调控的职能各扬其长、互相促进,把人才管好用活,把我们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好。
  五、加强制度建设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企业也必须有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否则,企业必将是一盘散沙,毫无竞争力可言。制度比美德更靠得住。美德是可以让有美德的人当好人。而好的制度可以让所有人当好人,当然这个制度必须是科学的、刚性的、无条件的、不徇私情的,而不是那种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那种。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五十年的企业靠的是制度。好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做更多好事,可以使坏人不敢干坏事。制度建设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制定,二是执行,三是监督。抓好制度建设是保障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确保国企干部队伍建设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对处于全力推进“四大建设”,积极打造省级农粮百亿大集团关键时期的农发集团意义重大。近年来我们认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这说明我们重视制度建设。当然这也不能说明我们的制度非常完善了,随着事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同时要特别注意制度的程序性、操作性。仅有制度还不行,还要抓执行,要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确保企业的规范运行,我们还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要强全体管理人员的制度意识,培养自觉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科学的制度贵在落实。只有落到实处,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保障作用。高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强化制度意识,带头大力倡导“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自觉做遵守和维护制度的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在集团范围内营造遵规守纪的良好风气。
  二要强化制度落实的过程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不仅要求制度本身科学合理,而且还要有科学的贯彻执行制度的程序、途径和办法。只有把制度的贯彻执行环节抓得扎扎实实,制度功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制定、执行和落实的过程管理,抓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要有奖惩,要健全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上下结合的监督制度体系,建立一套反映灵敏、反馈及时、调控有力、高效运转的推动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大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要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查处问责力度,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认真观察和分析企业生产管理中一些不正常现象,除了存在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已有的制度执行落实不力。有个别人不是不懂得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而是在实际工作中有意无意地违反各项制度。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执行制度缺乏强有力的保障监督机制,特别是缺乏对违反制度者的严肃查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打了折扣。必须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查处问责力度,对违反制度者,不论级别或职务高低,都应严格实行问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我相信农发集团3个党委,1个总支 ,30多个党支部,近300名党员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就能圆满收官“十一五”,顺利布局“十二五”,农发集团的明天会更美好!


上虞公司微信公众号
公 司 地 址 : 上虞区沥海镇海涂九六(一)丘                       邮 编: 321366  
联 系 电 话 : 86-0575-82396608    86-0575-82396631    传 真: 86-0575- 82777866      E-mail : zjnfsy@sina.com